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基于MBTI的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MBTI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要求每个学生做一个MBTI测试,并基于此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

此规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MBTI测试的自我分析;第二部分是未来一到两年的详细规划;第三部分是到毕业时的中期规划,主要谈谈感兴趣的方向和各种可能性。


基于MBTI测试的自我分析

测试结果:INTJ,Introverted Intuition with Thinking,追求能力与独立。

适合的领域中我也比较中意的有:设计工程师,学者,科学家,技术顾问,系统分析师,项目开发部经理。

此类人是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严谨地,有逻辑地,有谋略地解决问题。他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和自己形成的看法和计划上会投入很多注意力能量和积极性。

气质类型结果是概念主义者,说我适合提供自由变化和需要较高脑力的工作,不喜欢简单重复的工作,擅长长远整体地把握问题等。

这种测试的主观性很强,并且会让自己产生一种代入感。当然了,现在的自己完全还不具有测试结果中列出来的一系列优点。所以它大概反映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大概展示了一下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那么好吧,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我现在大概只具备了在感兴趣的问题上非常热情的特性,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拾小遗大,说不准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至于其他的思维能力,要慢慢鞭策自己去习得。

当然了,测试结果中也有一些弱点的描述,比如:给自己定了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喜欢逼迫别人像逼迫自己一样去工作,忽视一些社交问题而让人觉得冷漠等。那么这些潜在问题给我提供了一个我忽视了的东西,应引以为戒。


一到两年的短期规划

短期规划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这个阶段内的目标;第二部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日程应该如何规划。

目标一:保证平时成绩。教务网标准学分绩底线是85,4.0标准的GPA底线是3.5。2019年3月24日星期日22:32截止,我的学分绩分别是83和3.42,主要是上学期课堂参与感差,过于注重收纳整理缺少练习运用造成的。换一种没那么功利的说法吧,那就是保证学习的质量,把每门课都学好,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对于很多课程我都是很感兴趣的。

目标二:坚持运动。这个嘛,说来惭愧,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太胖了。20岁时应该是身体素质最棒的时候,如果腹部还是没有肌肉的话估计这辈子都别想有了。

目标三:六级至少要考得比四级高。但是考虑到六级还是有一点难度的,那就追求稳630冲640好了。我英语的弱点在于翻译和写作,要有意识地多训练这方面。

目标四:在Robocon或者是Robomaster中选一个并在里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怎么说呢,总感觉Robomaster的自由气息浓一点,更喜欢那里的氛围;但是之前又加入了Robocon管理组,还是得把自己工作做好。人们总说工程界是很关注团队合作的,参加这个应该很有好处。

目标五:从第三部分中的大方向中选出一条并为之努力。

为了达到这五条目标(实际上三四条就差不多了)制定了更具体的方法论。

上课的时候要努力理解问题,不要想着什么都记下来就万事大吉。草稿和课本,一个做算例一个记下理解和补充内容。工作日的仔细要严格分配时间六点半到九点四十五,头十五分钟做英语,后面三个小时分别分配给高代物理和数分,不能拖时间按照入栈出栈的方式保存现场,方便下一次拾起。另外,课后习题每一道题都值得研究,不要总等到老师过来勾题做,自己每天都要一点一点做了。九点四十五回宿舍准备运动。跑步大概到十点四十回来洗漱。剩下还有时间用于MOOC立项或者通识课。周末要做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并且整理、电子化。


中期规划

这里主要是写一下比较可能走的路。

第一条是去哈工大或者北航甚至是一些面向航空或航天方向的研究所深造。这条路子比较对我的胃口吧,但是看到知乎上说体制僵化待遇偏低,就有点迷茫。

第二条是去港科大或者阿咩利卡看看提高知识水平。港科大是不错的选择,最近也在看一些此学校优势,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去港岛为啥不干脆去阿咩利卡闯一下呢……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控制都是很有趣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个中期规划的时间段有点长了,现在大多数想法都很不成熟,仅作参考。但是也如上文的短期规划(实际上也不算短了吧)所说的,要尽早定下一条并为之努力。

最近看到一段话:“学术界也要交流,要申funding要social的,很多小朋友对学术界充满了各种臆想,感觉是报告文学读多了”。学术界尚且不是极端地埋头苦干,作为本科生,大概也不要太极端而失去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生存交际必要能力。

Work hard, work smart and work together.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